元宝棋牌
元宝棋牌:长江老照片看图说线年的夏季重庆港嘉陵江
2022-09-08 03:27:51
元宝棋牌:长江老照片看图说线年的夏季重庆港嘉陵江又是一个周末,从周六凌晨开始下雨,直到现在都还未停。也好,在家闷闷,静静发呆,抽空继续写长江老照片看图说话系列,我们继续。
今天这两张主题照片是拍摄于同年同月同一天,拍摄者应该是从解放碑先行拍摄,然后乘坐嘉陵江索道*后到江北城。
看着这些老照片我经常想,在当年那个年代相机和胶卷对于普通人来说真的是奢侈品,能用奢侈品拍摄城市建设和长江船舶之类的非人物主题,是什么样的爱好者?是什么样的家庭?*后,我得出结论拍摄者应该是当年政府部门性质的工作人员,应该是因对外宣传重庆、展示重庆的需求,按照工作性质拍摄的此类照片(可能性*大)。
**张照片:拍摄时间不详,但是一定早于1984年,因为长江东方红系列客轮在1984年7月1日以后按照所属的地区重新进行了命名,分别为江渝、江汉、江芜、江申。东方红系列命名方式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根据以上历史节点,我推测时间大致为1982-1983年。看此照片处于夏季,长江和嘉陵江应该都在洪水期,估计是长江正值涨水,所以东方红124(改名后是江渝111)到嘉陵江抛锚避险。我在想按照当年的条件,趸船泊位相对来说比较少,而且趸船设施相对一般,遇到大洪水期一般不敢一个趸船停泊几艘客轮的情况存在,所以只能在河中间抛锚等趸船空出来以后,才能靠泊准备上客。
再往江北看,从左到右分别是省轮公司的2个泊位。省轮**个是修驳船的,一个驳船正在涂刷红色油漆,那个油漆是不是防锈的?专业人士解答一下。省轮第二个泊位停泊的是省轮的客运船舶,川运25吗?这个编号我确实不太清楚,这种两层半的客轮是省轮*大的客运船舶,主要经营的航线是重庆往四川合江、泸州、宜宾沿线。
接下来水运公司的泊位,话说水运公司在九十年代因为经营问题,*后被省轮公司兼并收购,从此重庆水运公司退出历史舞台。说到水运我就会联想到搬装公司(重庆话应该是发的“搬砖”这个音),不知道水运和搬砖有没有什么关联?望知道的朋友赐教解答。
图中*后的趸船泊位是重庆港务局的,此泊位的趸船以后叫外勤趸,由于**张图片看不太清楚,我们在第二张图片来详细介绍。
第二张照片:和**张照片拍摄于同一天,**张应该是拍摄于嘉陵江索道上,第二张照片应该是拍摄者到了江北城,站在江北城索道那里拍摄所得。江北城索道位置看江是个不错的地方,当年也没有什么高楼遮挡,几乎可以一览嘉陵江全景色。
江中那艘是东方红124(改名后是江渝111),还有一艘驳船在作业,估计是在装卸货仓里的补给之类的。后面那艘在孤独的大货舱驳,根据泊位位置和放大查看,我判定那就是位重庆港货运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锚泊216,所属重庆港务局,作为驳船靠泊的基地趸船。港务局、长航公司、民生公司拖头和驳船上工作过的人对锚泊216一定不陌生,夏季时候曾经无数次地靠泊在锚泊216处,无论是解队还是等待编队。目前可佐证锚泊216投入使用的年份*早可以追溯到1982年-1983年。
锚泊216后面有一艘正在加速前进的拖头,我判定应该是当年川维公司的船队拖头,川维8XX,因为川维公司在嘉陵江靠渝中区大溪沟那段有个自己的趸船泊位,所以应该是回趸船靠泊。
目光投入到渝中区那边,一码头那里停靠了一艘白色游船,如果按照照片时间分析,此船很有可能是长航重庆公司第二代全新游轮神女号或者三峡号其中一艘,但是更加倾向于是神女号,根据资料神女号是东风船厂建造,1981年6月试航,如果按照1982年神女号已经正式投入到运营中。但是三峡号也是在1982年投入使用,只是不知投入使用年份,再加上两艘船外观造型一模一样,从图片来查看,确实无法分别,所以只能证明照片拍摄时间为1982年和1983年的夏季,至于到底是1982年还是1983年后面再求证。
渝中区一码头后面还没有后来的二码头,只有些港务局的驳船,100吨左右,此种驳船一共有一百多艘,不包括涪陵港和万州港务局,只限于重庆港。
当时一码头后面没有二码头,只有港务局的双浮吊,港务局的人喜欢叫它13吊,不知道对不对,这个双浮吊吊装重量不多,主要都是港务局100吨那种驳船装卸货,当然也有长航货字驳船在那里吊装卸货,一般都是装载的粮食,棉花之类的物品。此浮吊没有配备抓斗,所以没有从事过装卸散货(煤炭、矿石、黄沙)作业。
13吊后面那个趸船泊位是以后的三码头,但是当时没有二码头,估计那个时候是二码头吧,二码头后面的趸船泊位才是三码头,不知道对不对,毕竟拍摄照片那个年份有没有我都还不一定,这个需要我们父母辈的老重庆或者老船员来解答了。
目光回到江北这边,水运泊位有部分吊趸船尾部的驳船呈现在这张照片里,水运公司的驳船大多数都是这种一百吨左右的驳船,这种驳船我小时候曾经上去玩耍过,*大感受就是驳船条件非常简陋,船员休息区也虽大,但是不通电,生火做饭都要靠自己,太艰苦了,老辈们的跑船人真的辛苦,等到航线条件和船舶条件改善的时候,他们大多已经退休,只愿他们晚年幸福。
后面就是港务局(外勤趸)趸船的泊位,但是此图里没有发现外勤趸船,内档也是当时的港务局江北公司的浮吊503(浮503,年代久远不一定正确)。浮吊503好像充当的是趸船的功能一样,而且搭建了下船的跳板,奇怪。浮吊503外挡是长航的棚字驳系列。此时棚字3XX外面是港务局江北公司的另外一艘浮吊504(浮504,年代久远不一定正确),浮吊504正在作业,从棚字3XX吊装卸货到小驳船上,放大看吊装的东西有点像坛坛罐罐的之类的,是不是涪陵的榨菜。
关于重庆港务局江北公司的外勤趸我记忆深刻,从小都在上面去玩,一直到2000年离开重庆。我记忆中的外勤趸*早是八十年代中期就有了,是一艘生活区集中在后面的两层楼的趸船,趸船前部都是作业区域,此趸船报废于1992年。当时卖了,还是请民生公司编队一起拖带下去的,拖带费用据说是一万多。记不太清楚了是渝港拖402还是501来拖带外勤趸到河中间和民生编队组合的,反正是在夏季,这些画面我都亲眼目睹了,儿时美好的记忆。
港务局全新造了一艘趸船,当年出来的建造计划和**使用是作为外勤趸,但是只用了一艘,第二年就变为了重庆港六码头的趸船。此后外勤趸使用时间比较长的一艘趸船出现,就是早期的浮吊504改建,说是改建就是把浮吊杆和前部作业区去掉,保留后面的生活区域而成。我记忆中的**代外勤趸到第三代外勤趸全部呈现,第三代外勤趸使用时间跨度*长,目前肯定是已经没有了,变卖拆解逃不过这个命运终点,但是何时报废拆解确实不得而知。
*后当年江北城**高楼还在如火如荼的修建当中,小时候只听说此楼是八十年代修建完成,但是准确的开工和建造完成年份不得而知,如果能有朋友提供此楼的准备信息就可以知道此系列两张照片拍摄的准确时间了。
*后照片相关分析都是我自己结合儿时经历和记忆,以及热心船迷提供的相关资料佐证出来的,不敢保证百分之一百,丝毫无差,但至少也是八九不离十,不属于胡说八道范畴。
*后写作不易,欢迎关注加点赞,今日头条内转发,尊重版权,照片版权属于原拍摄者。